旅游频道

当前位置:旅游 > 美食 > >正文

南北腊八粥

2013-10-21 15:37:07 来源:四川美食网 编辑:

  在我国腊月初八吃粥已有千年的历史,这也成了一种传统的饮食文化,至今不少地方还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俗。而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俗口味不同,所做的腊八粥味道也不同,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各地的腊八粥到底是什么样的: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的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人比较多。

  天津人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薏仁米、大麦仁、黏秫米、黏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还有加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黏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和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河南人吃腊八饭,其由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等8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塘、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青海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精盐、姜片、花椒、草果、茴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为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

  陕北高原在腊月初八,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将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的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的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菜庄稼地里杂草多。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粥”和“八味粥”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5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了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在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煮熟后配炸馓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馓”。

  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白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加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

  在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薏米仁、桂圆肉、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如今超市里有配好的腊八粥原料,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独具特色。

标签: 南北 腊八粥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

图说湖湘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