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底肉是远古时候居住在“笮都夷”的笮人,为在炎热的夏季防止猪肉腐烂变质而研制的一种对肉食品保鲜的储藏方法;其加工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将猪肉切割成一斤左右的块状,待锅里的猪油烧沸后,把切好的猪肉放入油锅中,放入适量的食盐,待肉中的水分煎熬干后,将肉取出放入备好的陶瓷罐内,再将油倒入罐中,油底肉即成也——这油底肉说来也还真有点神奇,在没有任何冷冻设施辅助的情况下,放置数年也不会腐烂变质,真是神来之笔;此肉醇香,火巴而不酥,肥而不腻,肉软而不绵,开胃健脾,色香味俱全。
油底肉肉醇香,火巴而不酥,肥而不腻,肉软而不绵,开胃健脾,色香味俱全——油底肉因色泽鲜艳,肥而不腻,口感极佳而受到客人的青睐。
至于大笮先民为什么把用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猪肉称为油底肉,至今也还没有得到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道菜肴经千年传承而不衰,如今更是声名鹊起,成为当地朝野接待各级官员及贵宾的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这道古老的盐边家常菜就这样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高档餐厅的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