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频道

当前位置:旅游 > 出境 > >正文

游客境外购钻石请翻译鉴 回国发现系合成防不胜防

2013-10-06 07:15:04 来源:新华网 编辑:

    

     近日,记者接到市民曹先生报料称,中秋在国外旅游购买的钻石,回国后发现竟然是人工合成,然而由于该钻石配备的证书英文已经注明是人工钻石,曹先生购买时并未注意,因此维权困难重重。

  出国旅游低价购钻
  
     国庆到来,家住成都市的曹先生最近有点郁闷。本以为打折买到的钻石捡到了大便宜,谁料鉴定之后发现这颗钻石竟是合成钻石
  
     今年中秋,曹先生一家到马来西亚旅游,导游将曹先生一家与团员带到当地一家珠宝行随团消费。“本来没打算购物的,但当时珠宝行推出打8折活动。这颗原本50分的裸钻标价1万1千元,打折下来只要8000多元,当时觉得很划算。”曹先生说。
  
     “购买的时候,导购马上出具了证书,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把英文好的导游叫来再次确定证书的真实性和折扣的力度。”曹先生说,在确定了证书的真伪后,他买下了这颗钻石。
  
     钻石“变质”维权难
  
     刚回国,曹先生便迫不及待地请自己珠宝业的朋友杨先生鉴赏这颗从马来西亚买来的钻石。杨先生随后仔细看了该钻石的证书,发现证书的产品品类用潦草的英文标注了“CVD钻石”。杨先生说,所谓的CVD钻石就是人工合成钻石,价格只有真钻的一半左右。
  
     曹先生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打算维权。而当时的带队导游李小姐称:“当时在购买时,买卖双方都没有提到这颗钻石是否是天然钻石,最终付款时,也只是提到了价格和证书的真实性。”
  
     律师张兰称,曹先生购物的珠宝行的行为有利用异地,语言不同等特殊情况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之嫌,但证书已经标明是合成钻石,因此维权不易。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消费调解首饰行业服务站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异国购买钻石的消费者,一定要要求证书上关键词有中文。同时,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打折信息

标签: 游客 外购 钻石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

图说湖湘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