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频道

当前位置:旅游 > 国内 > >正文

《旅游法》为何让导游泣不成声?

2013-11-20 15:28:07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

  新《旅游法》正式实施三周以来,导游群体遭遇了执业困惑。多位业内导游向记者表示,目前导游收入锐减,有的减了7成,歇业、改行的都有,但更多的是不知所措。对此,著名旅游专家、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对记者表示,从目前的状况看来,导游行业人才的流失已开始,高端的优秀导游因没有购物团而收入锐减,可能转行;而一些人缘、能力处于低端的导游,存在被淘汰和转型的可能。(《每日经济新闻》10月25日)

  导游的喊疼声让不少人于心不忍。可我觉得,这很正常,应该理性分析,更不能因此而动摇对《旅游法》相关条款的执行力度。

  这是因为,其一,与其说导游收入直线下降,还不如说是一种理性回归。过去,一些导游与购物点联手,劝导甚至强逼旅客购物,然后从中获取大笔回扣。这种靠不正常手段支撑的高收入,显然是不应该的。把这种高收入打回原形,理所当然。那些猛赚黑心钱的导游,别说现在减掉7成,就是减掉9成,我看也不为过。

  其二,真正出现收入锐减的导游,究竟有多大比例?理论上说,只有过去那些专做协议的低价团,带队的导游日子才不好过,因为他们几乎拿不到回扣了。至于那些平时循规蹈矩的旅游团,导游的收入波动应该不大。

  其三,对于一些导游,特别是名导游的歇业、改行,应该辨证看待。新《旅游法》实施后,整个旅游业都处于磨合期中,一些导游觉得自己的业务能力、劳动付出与旅行社所开的薪酬不成正比,于是便萌生去意,这很正常。相信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用不了多久,旅行社就会和相关导游握手言和,因为他们之间毕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至于有人担心这会导致优秀导游人才的流失,那可能是杞人忧天,只要有市场需求在,那就会有人才投奔而来;只要旅行社之间有竞争存在,那优秀导游人才就能成为“抢手货”。物以稀为贵,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导游队伍现在出现的一些“动荡”,不妨静以观之,千万不可一听到哭声便心慌。新《旅游法》的实施效果还有待实践来验证。(吴应海)

标签: 旅游 为何 导游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

中秋小长假各地出行客流回升 铁路等部门强化服务和安全管理保障旅客平安有序出行

时值中秋小长假,各地出行客流回升。铁路等部门强化服务和安全管理,...

图说湖湘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